新聞資訊
綠色宜居環境,創造健康生活
中江環保申報課題獲2021年度贛江新區科技計劃項目立項
近期,贛江新區創新發展局發布了2021年贛江新區科技計劃項目擬立項名單公示,我司申報的《碳中和背景下高濃度難降解制藥廢水減污降碳關鍵工藝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項目獲批立項。
《碳中和背景下高濃度難降解制藥廢水減污降碳關鍵工藝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項目屬于贛江新區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項目立足制藥廢水污染控制中存在的重大關鍵性和共同性技術問題及應用實際,開展關鍵工藝和自控技術研究開發。
制藥工業廢水屬于較難處理的高濃度有機污水之一,因藥物產品不同、生產工藝不同而差異較大。此外,制藥廠通常是采用間歇生產,產品的種類變化較大,造成了廢水的水質、水量及污染物的種類變化較大。制藥廢水通常含有微生物降解速率很慢的有機物,如木質素、纖維素和聚乙烯醇等,同時還可能含有對微生物有毒性作用的有機物,如抗生素、甲醛廢水、苯酚廢水和硝基化合物,處理難度大,隨著行業排放標準和國家流域保護要求的提升,制藥廢水難以穩定達標,且運行費用高。
現有制藥廢水處理工藝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預處理工藝和生化處理兩個方面。常規工藝通常采用Feton高級氧化,但需要將廢水的pH值調整到3~4,氧化結束后再回調至中性,藥劑消耗量大、處理成本高,給后續生化處理帶來大量鹽分,嚴重影響微生物的耐受性,造成生化處理系統效率低下。傳統的生化處理工藝(厭氧、兼氧和好氧),厭氧處理單元效率不高,且容易受重金屬、鹽分影響而崩潰,造成后續好氧單元處理負荷過大,污泥活性不高且能耗過高,出水容易超標排放。
同時污水處理被認為是一個高耗能行業,傳統污水處理實際上是停留時間、處理空間、投入能源、物耗資源四個維度上的調整與組合,甚至可以說高標準的出水水質,是以能耗、物耗的轉移來實現的,將污染物轉為CO2、CH4、N2O、NH3等溫室氣體。
本項目圍繞“減污”和“降碳”兩個方面進行研究。項目主要開展預處理及生化處理兩個階段關鍵工藝技術的攻關。研究成果可應用于制藥企業的廢水治理及技術改造,有效解決制藥廢水處理工程投資大、成本高、出水水質難于達標等問題,并通過自行開發的自控系統,顯著降低運行能耗,減少碳排放。
本項目站在生態文明建設、城鄉融合發展、污水資源化、能量自給、環境友好等更多層面綜合考量,通過預處理及生化處理兩階段關鍵工藝技術攻關,實現廢水資源的資源化利用,不僅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使得環保技術創新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更是促進新區乃至全省制藥廢水綜合治理的重要舉措,并為我國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為江西省、贛江新區的綠色生態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